聚合氯化铝(PAC)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1. 前期准备:
•水质检测:了解处理水的基本水质指标,包括pH值、浊度、污染物类型等。
•计算投加量: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和处理目标,参照PAC产品说明书或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投加量。一般而言,投加量范围大约在1-50mg/L,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2. 溶解稀释:
•将所需量的PAC缓慢加入到搅拌均匀的清水中,建议采用机械搅拌,速度不宜过快,以免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而影响溶解。
•溶解比例一般为千分之五至千分之二十,即1份PAC加入到199至499份水中。
•溶解时间约为半小时至一小时,直至溶液变为均匀无颗粒的淡黄色液体。
3. 投加与混合:
•将溶解好的PAC溶液通过计量泵均匀加入到待处理的水中。投加点宜选择在水流湍急处,有助于药剂迅速分散。
•投加后保持适当的搅拌或混合,一般为几分钟到半小时,确保PAC与水中的杂质充分接触并反应。
4. 絮凝与沉淀:
•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合后,停止搅拌,让形成的絮体自然沉降。这一步是实现固液分离的关键过程。
•根据水处理规模和设施,絮凝后的水可能需要通过沉淀池或其它固液分离设备进一步处理。
5. 后续处理:
•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过滤或消毒处理,而沉积的污泥则需要进行脱水处理。
6. 监测与调整:
•定期监测处理水的水质变化,根据实际处理效果调整PAC的投加量和处理条件,以维持最佳处理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