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铝都是常用的水处理混凝剂,它们在水处理中扮演着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角色:
1. 化学性质差异:
•**聚合硫酸铁(PFS)**通常为红褐色粘稠液体,属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,其主要成分是[Fe(OH)SO₄]n,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架桥能力。
•**聚合氯化铝(PAC)**则是黄色或黄褐色的粉末或颗粒,同样属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,主要成分是[Al(OH)nCl6-n]m,其中n一般介于1~5之间,m取决于聚合度的高低。
2. 混凝机理:
•两者都能通过电性中和、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,但因中心离子不同,它们在水中的水解产物和形成的絮体结构有所差异,影响了其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率。
•聚合硫酸铁形成的絮体较为密实,沉降速度快,对于低温低浊度水和高浊度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。
•聚合氯化铝形成的絮体较为松散,适用范围广,对于普通浊度水处理效果显著。
3. 适用范围:
•PFS在除磷、去除色度和COD方面表现优异,尤其适合处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。
•PAC则在去除悬浮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方面效果较好,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、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等领域。
4. 环境影响:
•PFS相对于PAC,可能对管道设备的腐蚀性略小,且产生的污泥量和污泥含水率较低,更有利于后续的污泥处理。
•使用PAC可能会导致处理水中的铝残留,需注意控制用量以符合环保标准。
5. 成本考量:
•成本方面,PAC和PFS各有优势,具体取决于原材料价格、处理效率和所需药剂量等因素,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量经济效益和处理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