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聚丙烯酰胺(PAM)和聚合氯化铝(PAC)配合使用时,它们可以发挥协同作用,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。以下是 PAM 和 PAC 的具体配合使用方案:### 1. 基本原理- PAC 的作用:作为混凝剂,PAC 主要用于压缩双电层、中和电荷,并使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形成微小絮体。- PAM 的作用:作为絮凝剂,PAM 能够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 PAC 形成的小絮体进一步增大,从而加快沉降速度,提高固液分离效率。### 2. 使用步骤#### (1) 投加 PAC- 先向待处理水中投加适量的 PAC,使其与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等发生反应,形成微小的絮体。- PAC 的投加量需根据水质情况调整,通常为 20-100 mg/L。#### (2) 投加 PAM- 在 PAC 反应一定时间后(一般为 1-5 分钟),再投加适量的 PAM。- PAM 的投加量通常为 0.1-2 mg/L,具体用量需根据实验确定。- 注意 PAM 的类型选择: - 阴离子型 PAM:适用于处理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或与阳离子型 PAC 配合使用。 - 阳离子型 PAM:适用于处理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或有机废水。 - 非离子型 PAM:适用于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的絮凝过程。#### (3) 搅拌与沉淀- 在投加 PAC 和 PAM 后,进行充分搅拌以促进絮体形成。- 然后进入静置沉淀阶段,使形成的絮体快速沉降,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。### 3. 注意事项- 投加顺序:必须先投加 PAC 再投加 PAM,否则可能会影响混凝效果。- 搅拌强度:在投加 PAC 时需要较强的搅拌,而在投加 PAM 时则需要较弱的搅拌,以免破坏已经形成的絮体。- pH 值控制:PAC 的最佳 pH 范围为 5-9,而 PAM 的 pH 要求取决于其类型(阴离子、阳离子或非离子)。- 溶解方法:PAM 在溶解时需缓慢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,避免形成“鱼眼”。### 4. 应用场景- 饮用水处理: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、细菌和病毒。- 工业废水处理:如印染废水、造纸废水、含油废水等。- 市政污水处理:提高污泥脱水效率,降低污泥含水率。